中风最常引起人体运动障碍(瘫痪),包括眼球偏向一侧、一侧面瘫和舌瘫、口咽部肌肉瘫痪致吞咽困难、进食呛咳、完全不能说话或口齿不清、肢体瘫痪等,致使很多病人出现残废,或终日卧床不能行走,或需插胃管帮助进食,或说话口齿不清、难与人交谈沟通等表现。这是由于中风病灶损害了管理运动的大脑中枢(皮质运动区)或其传出通路(皮质脑干束和皮质脊髓束,通称锥体束)。据资料显示,脑血管疾病患者恢复期的第一个月内以上有各种类型、不同程度的残废。常见的残废类型有:
运动瘫痪、肢体挛缩
由于缺血、出血或血肿等直接破坏或压迫了主管运动的一侧大脑皮质运动中枢或其传出通路锥体束纤维,造成病灶对侧的面神经和舌下神经麻痹,对侧上下肢瘫痪、反射增高、肌张力增高(硬瘫)。如急性期病情严重者可呈现瘫痪肢体肌张力降低、反射消失、病理反射消失(软瘫,为神经元休克的表现),数天或数周后随病情好转渐出现典型硬瘫体征,伴关节强直僵硬,尤以腕、踝以下部分更严重。如手和腕部肌肉瘫痪和挛缩则不能完成精细动作。如能走路的患者则表现为上肢屈曲内旋、下肢伸直少弯曲,走路时下肢向外向前划圈,呈典型的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姿势和划圈样步态。如瘫痪时间较长则出现肌肉萎缩(废用性萎缩)。如病灶损害两侧锥体束,则出现两侧面瘫、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构音障碍等)、四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中风后瘫痪的手脚可有肿胀,可发生于起病后数小时,持续约两周或更长时间后自行消退。瘫痪肢体在病初体温稍高其后即偏低,瘫痪侧上肢和面部可有多汗,且与瘫痪的程度有关而与病灶的大小和部位无关。瘫痪肢体肿胀、温度改变和泌汗障碍等均由交感神经损害所致,但一般均在数周内自行缓解,故无需特殊处理。
眼球运动障碍
大量脑叶出血、基底节区出血、丘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脑桥出血和大面积脑梗塞等常可出现眼球运动障碍。最常见的有:!侧视麻痹:由一侧额中回后部病变或脑桥腹侧病变等引起,表现为两眼球偏向一侧,而不能主动向另一侧运动。"两眼向内下方凝视:丘脑出血患者两眼向上向外运动困难,故常向内或内下方凝视鼻尖。常有双侧瞳孔不等大,一般为出血侧散大,指示已有小脑幕疝形成。#眼球偏斜视:出现病灶对侧眼球向下内侧偏斜,同侧眼睑下垂和瞳孔缩小,会聚困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