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形螨俗称毛囊虫,是一种小型螨类,为蠕形螨科蠕形螨属,已知的蠕形螨有134种左右。寄生在人体的蠕形螨包括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两种,前者多寄生于人体的皮肤毛囊内,后者多寄生于皮脂腺内,可引起蠕形螨皮肤病,临床上习惯称之为“毛囊虫皮炎",由于两种螨的形态不同,寄生部位不同,引起的临床症状也不同。好发部位以面部、鼻、颊、额部多见,也可见于其他部位的皮肤。皮损常表现为弥漫性的红斑、丘疹、脱屑、毛细血管扩张、脱发等症状。国外对蠕形螨病研究较早,国内近年来也越来越引起重视,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
毛囊螨成虫比皮脂螨长1倍左右,镜下成虫约0.4~0.5mm,宽约0.03~0.05mm,体形透明细长,似桑蚕形状。尾端圆形,有一对圆盘状的触角,胸部较宽,胸前腹侧有分布均匀的四对短足,虫体腹部有重叠的横纹,边缘呈锯齿花边排列。有雌雄之分,雄虫生殖器穴位于背侧第二对足的水平。雌虫阴门为裂缝,位于胸腹之间,相当于第四对足水平后下方。生活史:卵呈三角形或箭头状,蘑菇形;幼虫像蚯蚓,有三对不成熟的短足,镜下无活动能力;前稚虫比幼虫成熟,有较长的腹尾部;后稚虫:腹尾部在成熟中退化变短,有四对不成熟的短足,虫体可见重叠的波纹。
毛囊螨主要寄生于人体的毛囊内,是一种条件性致病寄生虫。不仅喜欢寄生在皮脂腺丰富的面部,而且寄生在睫毛和身体各部,在适合寄生和致病条件下引起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
成虫体形短且粗,尾端尖细,成虫一般长约0.16~0.23mm,宽约0.05~0.06mm,一般呈锥形,四对短足均匀的排列于胸部,虫体胸部有均匀一致的横纹,虫体内有大小不等的空泡及黑色素物质,雌雄生殖器为一简单的裂孔。活动能力比毛囊螨弱。生活史:卵呈卵圆形;幼虫呈纺锤形,两对不成熟的足似花瓣状,呈硬化状态;前稚虫比幼虫大,三对不成熟的短足似树叶状;后稚虫呈锥形,四对不成熟的短足均匀的排列在胸前。
皮脂螨主要寄生在皮脂腺的导管处,它可引起皮脂腺导管受阻。
毛囊螨主要寄生在睫毛和全身各部,在适合寄生和致病条件下可引起各种各样的皮肤损害,皮损的好发部位常在皮脂腺分泌较多的鼻面部。在发病初期,在鼻颊部有散在或弥漫性玫瑰色红斑、丘疹及轻度毛细血管扩散。中期:可见大小不等丘疹,丘疱疹,脓疱,脱屑,血管扩张明显。后期: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组织增生。毛囊螨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像脂溢性脱发样、单纯糠疹样、睑线炎样、须疮样、痤疮样、脂溢性皮炎样等皮损。皮脂螨的皮损表现主要以鼻为主,引起鼻尖、鼻翼玫瑰色红斑,丘疹的毛细血管扩张明显,严重时,由于组织增生,鼻部可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晚期鼻部可肥厚畸形形成鼻赘,伴发鼻黏膜干燥、呼吸不畅等症状。
用痤疮取出器挤压出皮脂加花生油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虫体。在20~30倍放大镜下也可看到白线条“蛆"状物样的东西。
蠕形螨主要寄生在各种家畜和野生哺乳动物如狗、猪、猫、牛、羊、兔、鼠等。为了搞清蠕形螨的传播途径,把人蠕形螨接种到白兔身上获得成功,这进一步证明人和动物是可以互相交叉感染的。
毛囊螨主要寄生毛囊内,虫体头部直接朝向毛囊内,靠近毛干处寄生,头朝里尾朝外呈倒置状态。一个毛囊内可发现1~3条,引起毛囊及毛囊口扩大,其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皮脂螨主要寄生在皮脂腺及皮脂腺导管处,使皮脂腺开口处受阻,周围可见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形成微脓肿。
为了选择有效的杀螨药物,对实验室常用的几种消毒剂及治疗蠕形螨的外用药物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75%酒精及3%来苏杀虫效果最好,但作用时间须在15 分钟以上。0.1%新洁尔灭杀虫效果不明显,作用30分钟后螨虫仍有活动。2%氯霉素酒精有一定杀虫效果,2%灭滴灵酒精溶液比单纯的2%灭滴灵水溶液杀虫效果明显。根据实验结果,我们用复方氯霉素醑外用、内服灭滴灵(甲硝唑)治疗人蠕形螨病1300例,收到明显疗效,总有效率达98%。
5.1 关于人蠕形螨的传播途径,我们通过初步的动物试验及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认为人畜是可以互相交叉感染的。另外,某些药物对蠕形螨杀虫效果的观察,为蠕形螨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参考。
5.2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人蠕形螨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面部皮肤病患者中,毛囊虫检查阳性率很高。发病原因可能是各种剂型的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广泛外用,不同程度地造成皮肤局部抵抗力下降,导致毛囊虫感染。另一方面可能与家养宠物的增多,人畜接触而引起交叉感染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