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的基因结构为双链DNA, 由长链 (负链) 和短链 (正链) 构成, 病毒基因组不仅含有编码蛋白的结构基因, 而且有多个调节元件, 分散存在于整个HBV基因组;在这些调节元件中, 有4个启动子, 其中C启动子位于nt1643-1849, 由上游调节序列 (CURS, nt1643-1742) 和基本核心启动子 (BCP, nt1742-1849) 两部分组成[4]。HBV BCP控制前C RNA和C RNA的转录, 前C RNA编码分泌HBeAg;C RNA编码核心主蛋白、DNA聚合酶和前基因组RNA。因此, BCP是HBV复制的关键性调节元件。
3.1 儿童慢性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定性检测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 儿童慢性乙肝以HBeAg阳性者居多, 其相应HBV DNA定性检测阳性率也最高。HBeAg是HBV主要核心成分, 当HBV大量繁殖时, HBeAg产生增多, 为临床表达病毒复制的血清标志物;HBV DNA是病毒复制的直接标志, 临床检测HBV DNA耗时多、价格昂贵, 不适合大规模普查, 因其在血清中的存在大体与HBeAg一致, 故临床可通过HBeAg的检测判断慢性乙肝病情发展和疗效。
3.2 HBV BCP区T1762/A1764双变异的检测
探讨HBV BCP区双变异,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 产物基因测序法, 技术难度较大, 耗时多;我们采用微板核酸探针杂交技术, 准确而快速地鉴定出有无BCP区nt1762A→T和nt1764G→A双位点联合变异, 具有操作简便, 并可同时对大量样本进行检测的特点。本组检测儿童慢性乙型肝炎HBV BCP区双变异阳性率为15.96% (15/94) ;而Laskus等[5]与国内邱望龙等[6]检测成人慢性乙型肝炎, 其阳性率分别为27%和23%。由此可见, 儿童慢性乙型肝炎HBV BCP区双变异发生率较成人低, 这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 所采用的检测方法有所不同; (2) 儿童与成年人的免疫状况不同, 乙肝病毒BCP区变异的产生也有差异。
3.3 HBV BCP区变异株感染与HBeAg血清学的关系
本研究显示:HBeAg (+) 组与HBeAg (-) 组HBV BCP区双变异检出率分别为9.68%和28.12%, 二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HBV BCP区双变异更多在HBeAg阴转患儿检测到, 提示此处发生变异阻抑了HBeAg的产生, 但未完全消除HBeAg的表达, 其可能的机制为:HBV感染使得肝内转录因子产生增多, 肝内富集的转录因子可结合于HBV DNA覆盖nt1762和nt1764, 变异的BCP可能改变这种结合, 降低了前C RNA的转录, 最终使HBeAg表达减少[7]。因此, 儿童慢性乙肝HBeAg转阴, 并不代表病毒复制减少、病情好转。
3.4 HBV-BCP基因区双变异与不同程度肝病的关系
本组9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儿, 轻、中、重3组HBV BCP区双变异检出率分别为4.44%、13.79%和45.00%, 结果提示BCP区双变异的检出率与慢性乙肝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即随着病情加重, BCP区双变异检出率有增高趋势, 此结果与其他有关报道基本一致[5,8]。提示儿童慢性乙肝HBV BCP区出现变异, 可能使得肝脏病变程度加重, 其机制有待于阐明。因此检测HBV BCP区双变异对初步了解儿童慢性乙肝病情的发展和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