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适合打疫苗的9类情况
疫苗可以保障宝宝免受细菌和病毒的侵袭,但并不是所有宝宝都适合打疫苗,也并不是随时都能打。爸妈注意了,以下10类情况接种疫苗应慎重:
1
身体过敏
比如重症湿疹,严重胃肠道过敏等宝宝,建议咨询医生选择合适时机和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
原因:
有上述因素的宝宝说明其机体免疫状态不稳定。不适合接种所以类型的疫苗,如减毒活疫苗就需要在宝宝机体状态稳定时再接种。
解决办法:
根据医生建议避免过敏食物,必要时检查过敏源。待机体状态稳定再恢复接种。
2
严重心脏、肝脏、肾脏等疾病
患有严重心脏、肝脏、肾脏疾病的宝宝,不宜进行疫苗接种。
原因:
严重心脏疾病、肝脏疾病和肾脏疾病都属于疫苗的禁忌症,接种疫苗可能加重这些原发疾病的症状。
解决办法:
急性期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症状控制疾病缓解后在预防接种医师指导下选择性接种疫苗。
3
先天性免疫缺陷
有先天性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的宝宝不宜进行疫苗接种,尤其是活疫苗。
原因:
患免疫缺陷的儿童对病原微生物缺乏抵抗力,接种疫苗可能引起持续感染或者其他严重后果。
解决办法:
经过专科医师全面评估后决定是否可以接种灭火疫苗,减毒活疫苗不建议接种。
4
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
如患癫痫、脑炎、高热惊厥等均不宜进行疫苗接种。特别是百白破三联疫苗、乙脑和流脑疫苗。
原因:
有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的小孩接种疫苗有增加出现神经系统疾病症状如抽搐发作的风险。
解决办法:
癫痫病情稳定无发作3年以上且停药1年以上、脑炎病情稳定且停药1年以上在预防接种医师指导接种灭活疫苗。高热惊厥病情稳定3个月以上方可接种灭活疫苗,若惊厥发作3次以上要注意复查脑电图,病情稳定1年以上接种减毒活疫苗及百白破、流脑、乙脑疫苗。
5
疾病的急性期或患急性传染病
处于疾病的急性期或患急性传染病,应暂缓接种,以免加重病情。
原因:
可能诱发、加重原有病情。
解决办法:
积极治疗所患疾病,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控制身体恢复一周后接种疫苗,传染性疾病如结核、水痘和麻疹等根据疾病特点和严重程度延迟接种疫苗,接种前接种医师应全面评估。
6
感冒发烧时
原因:
宝宝发热除了可能是一般的感冒外,也可能是某些传染病的前驱症状。接种疫苗可能加剧发热性疾病和可能错把发热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当作接种疫苗出现的反应而影响以后疫苗的接种。
解决办法:
对症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确定是感冒发热待症状控制,一周以后再接种疫苗,其他传染病则应经过医师评估选择性接种。
7
皮肤患病时
如宝宝的接种部位有严重的皮炎、化脓性皮肤病,则应在治愈后再行接种。
原因:
通过注射方式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皮肤局部反应如轻度皮肤损伤、红肿和硬结等,尤其是接种卡介苗后除了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外,还可能出现脓疱或溃疡等反应。
解决办法:
积极治疗皮肤疾病,等皮肤症状消失后接种。
8
腹泻时接种疫苗需谨慎
如宝宝的大便比平时增多,即出现腹泻时也不宜口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轮状病毒疫苗。
原因: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和轮状病毒疫苗属于口服减毒活疫苗,有些宝宝服用后可能出现轻度腹泻反应。
解决办法:
化验大便明确腹泻原因,积极治疗,待腹泻治愈后一周再恢复接种或者选择注射的灭活脊灰疫苗。
9
肛周脓肿的患儿不宜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