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传统民族医学,瑶医学肿瘤临床治疗中,有些人都会出现一个疑问,就是我都服药一个月了,肿瘤为啥不缩小呀?是不是治疗的药物无效呢?
其实瑶医治疗有很多特殊性,和化疗或靶向药比起来,无论是原理,临床效果还是副作用都非常不一样。而患者则要避免一些认知误区。
大众对瑶医学治疗最大的误区之一,就是以为治疗起效后,肯定很快肿瘤就会缩小
在化疗和靶向药等西医治疗上,最常见的评判肿瘤药效果的指标之一,就是用药后肿瘤显著缩小的患者比例。
因为化疗也好,靶向药也好,都是直接攻击癌细胞,因此,如果真的很有效,肿瘤往往会缩小,而且通常是很快就缩小。因此,以往我们评价药好不好,单纯看客观响应率就八九不离十。
但瑶医治疗,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答案就没那么简单了
如果把以前化疗和靶向药的经验,生硬地套在瑶医“减法生态医学模式”治疗上,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判断和决定。
在瑶医“减法生态医学模式”临床统计发现,有些患者服用瑶药治疗后,虽然肿瘤短期内没有缩小,甚至变大了,但长期跟踪发现,瑶医治疗其实起效了,患者能实现长期生存!
为什么瑶药起效后,有时候肿瘤不缩小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瑶医“减法生态医学模式”并不是直接杀死癌细胞,而是靠先打通肿瘤周围淤堵及相关脏器经络窍道,使得肌体恢复盈亏平和后激活免疫细胞来杀伤癌细胞。
通过瑶医“减法生态医学模式”打通肌体经络后激活免疫细胞的一个重要过程,但问题是,在CT这样的影像学检查中,根本分不清楚肿瘤里面是好的免疫细胞,还是坏的癌细胞。表面上看,肿瘤或许纹丝未动,甚至可能还因为涌入了大量免疫细胞,变大了!
看起来肿瘤长大了,治疗失败,但其实恰恰相反
这时候瑶医“减法医学模式”是有效的。因此,单独看客观响应率,可能会低估从瑶医“减法生态医学模式”治疗中获益的患者比例。瑶医治疗真正厉害的,不在于短期是否缩小肿瘤,而在于长期给患者带来的生存优势。
事实上,化疗也好,靶向药也好,免疫药也好,判断癌症治疗效果的黄金标准,从来都不是客观响应率,而是总生存期!
让癌症患者长期存活,甚至变成像高血压,糖尿病那样长期可控的慢性病,才是我们努力的最终方向。
总而言之,在瑶医的临床治疗上,患者及家属不应该只简单关注肿瘤缩小。让患者的长期生存,把癌症变成慢性病,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