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喝中药的人都觉得中药只要饭后喝,跟西药隔开半个小时即可,其实并不然,喝中药的讲究是很多的。喝中药的方法不对可能也会影响药效,喝对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就为您介绍喝中药的正确方法。
1、饭后服 患者长期服药,“是药三分毒”,难免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所以我们建议需要长期喝中药汤剂的人,应该在饭后30—60分钟内服药,以减轻药物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病位在上,如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病症,对消化道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可使药性上引;毒性较大的药,宜饭后服,可免吸收太快而引起中毒。
2、饭前服 病位在下,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疾病,肠道病等,宜饭前服,药性易下达,易被吸收,疗效就好。
3、凉服 寒性药剂宜凉后服,如治疗大热病等;热性药剂宜凉后服,如治真寒假热病,效果好。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宜凉服。
4、温服 凡平和的药,补益的药均宜在35℃左右温服,能益气、增补。
5、热服 凡伤风感冒、解表驱寒的药,应趁热大口服下,促使发汗。祛寒、通血脉的药也应如此。
6、顿服 药性强烈的小剂量汤药,应一次服完。应使药物在不伤正气的情况下,集中药力,发挥其最大效应。如通便、化瘀血药等。
7、频服 凡咽喉病、呕吐病宜多次频服,缓缓饮用,使汤药充分接触患部,其见效快。
8、空腹服 空腹服的中药多用于实证疾病,特别是积滞、瘀血、水湿等病证。具体的服药时间包括:天未明时服(如鸡鸣散);平旦(清晨天刚明)时服(如十枣汤);饭前服(如三大承气汤)等。一般,饭前空腹服药,在胃空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
9、睡前服 安眠镇静药,宜睡前服。注意:积滞、胸部病患者,药后仰卧为好;头、脑、耳、眼患病者,药后去枕卧好;左右两肋病者,服后左右侧卧。
10、隔夜服 驱虫药睡前服一次,次日晨,空腹再服一次,肠道内虫更易被杀伤,排出体外。
服中药汤剂时不宜滥加糖
在服用汤药时,有人习惯加糖(冰糖、白糖、红糖、蜜糖),或以糖水送服,以冲淡或消除苦味,殊不知这种做法不利于疾病的治疗。肿瘤患者服用中药汤剂时一般不宜滥加糖,可以采用快速将药液送达舌根或咽部的方法服用,以减轻药物苦味带来的口中不适感。
这些食物不能和中药同服
1、温补中药忌白萝卜 人参是补气的,而萝卜是行气、降气、破气的,如果萝卜和人参同时吃,可能会削弱人参的补气功效。 其他的温补类药物,如西洋参、党参、黄芪、何首乌、熟地等,都与人参具有类似的功效,不适合与萝卜同服。无论生的还是熟的,萝卜都有行气的作用,要注意避免与补药合用。此外,具有清热解毒的绿豆,也会“抵消”人参等药物的补益作用。
2、养胃中药“怕”糯米 糯米、肉类、豆类等食物不易消化,正在服用健脾养胃类中药的人最好少吃,以免增加肠胃负担,影响病人康复。胃肠功能已经减退的老年人,如果多吃这类食物,往往会导致肠胃不堪重负。
3、清热药躲开辣椒
如果你正在服用大黄、黄连、黄芩等苦寒药物,或者牡丹皮、黄柏、金银花、桔梗、桑叶、连翘等寒凉药物,应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例如辣椒、胡椒、咖喱、酒类等,否则会减弱清热凉血类中药的疗效。
4、温热药最怕冷饮 室外虽然冰天雪地,可在屋内,暖气、空调已经营造了一个温暖如春的环境。很多人因此在大冬天还喜欢喝冷饮。这可能使人们的胃肠在不知不觉中变虚。吃太多冰冷食物会让胃的温度下降,不利于消化食物。
5、治过敏别吃芒果 如今,即便是在北方的冬天,我们也能买到芒果、荔枝等热带水果。这里要提醒大家,除了海产类、花生等,芒果、荔枝也属于“发物”,正在服用治疗哮喘、皮炎等过敏性疾病中药的人,最好不要吃这类食物。
每个中医大夫,尤其老中医大夫,都有自己几十年的甚至有几代人上百年的经验,至于给你开出的处方中药,什么时间让你服用,每次服用多少,都会根据实际情况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你按说明服用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