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肿瘤学治疗先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
50岁后孙燕院士就开始热衷于在各种场合宣讲防癌科普知识,一讲就是40年。
以下根据孙燕院士自己的体会,教教大家防癌的六招,看似老生常谈,其实我这个“老生”可是和肿瘤交手了60年的“老手”,肺腑之言难道不值得参考吗?
一、远离致癌物
近年来,由于生活条件改善,越来越多的国人喜欢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粗纤维吃得少,红肉吃得多。我们应该保留中国优秀的传统饮食方式,少吃油炸、烧烤的美食;多吃粗粮、蔬果;也要少吃腌制和发霉的食物,聚餐时使用公筷,这样就可以降低大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食管癌、胃癌、肝癌的发病率。发达国家的覆辙我们应当重视,他们目前也正在倡导改变饮食习惯。另一方面就是青年人生活要注意,不要让HPV、HIV传播。国家已批准了HPV疫苗上市,大家也要自爱。
二、高危人士群要定期做癌症筛查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辆好车。每个器官都努力工作24个小时。当然,它需要定期维护和修理。只有当年度检验合格时,我们才能避免事故发生。特别是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的恶化和器官的老化,体格检查应尽可能全面。
1. 癌症家族性和遗传性疾病人群。乳腺癌、胃肠癌、肝癌等都有家族聚集现象。 2. 有与癌症相关的疾病,比如慢性胃炎、宫颈炎、肝炎等。 3. 有长期的不良习惯者,比如长期抽烟、爱吃过热的食物、烫、刺激性食物的人。 4. 职业易感人群,比如长期接触工业辐射的人。 5. 长期处于不良情绪,自我克制的人。
三、不要生气
癌症患者都有同样的原因——压力过大、长期抑郁和过度担忧。长期的不良情绪会使人体产生应激反应,过强的应激反应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使癌细胞有机会。人们应该学会满足和学会感恩。人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应该调整和排解坏心情。
四、极治疗癌前病变
孙燕院士指出,癌症的发展要经过癌前病变、原位癌、浸润癌三个阶段。一些癌前病变容易发生癌,大家要重视,并及时处理。这些癌前病变包括交界痣、迁延性肝炎、粘膜白斑、慢性萎缩性胃炎、子宫颈慢性炎症、结肠多发性息肉等。
五、补药不防癌还致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参、鹿茸、灵芝等高档滋补品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一些老人将它们视为延年益寿的法宝,大量食用。事实上,补药不防癌还致癌。
六、吃七分饱马上离开饭桌
中国人喜欢在饭桌上谈事的习惯,导致了很多人长期饮食无规律。越是社会上所谓的成功人士,越是难得回家好好地吃一顿饭。饮食不规律,饭局上的烟、酒以及不知不觉的过度饮食,令我们的身体很受伤。
我每天只吃七分饱,但又受不了美食的诱惑,于是感觉吃得差不多了,就马上离开饭桌,绝不久待。我更不会与家人在饭桌旁聊天,生怕管不住自己的嘴又多吃两口饭菜。饿着要比撑着强,瘦点要比胖点好。
寿命长短15%决定于遗传,60%决定权在自己身上,如果从年轻时就开始养生保健,戒掉不良生活习惯,你的身体肯定会比同龄人好。不同的医生虽然擅长的领域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感悟,那就是:最好的医生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