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胆囊炎患者是否都要切除胆囊?什么时候切除?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多发疾病,以往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我国,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我国成年人的发病率约为10%。胆囊结石是否一定需要手术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标准, 我们的临床经验是有下述情况之一者应积极考虑手术治疗: (1)曾有典型胆绞痛发作;(2)结石直径小于1 cm或大于2 cm;(3) B超脂餐试验或口服胆囊造影示胆囊功能差;(4)伴发胆管炎或胰腺炎。胆囊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的最佳选择, 有开腹胆囊切除和腹腔镜胆囊切除两种方法, 后者自1987年3月由法国医生首次实施人体腹腔镜胆囊切除成功以来, 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迅速在全世界得以普及和推广。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取代传统开腹手术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手术方法。
但临床上约28%~60% 的胆囊结石患者没有任何症状,称为无症状胆囊结石,对这类病人是否需要行预防性胆囊切除术,取决于这类病人的自然病程中是否出现严重并发症(包括胆绞痛、急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等)和胆囊癌的发生机会大小,如出现上述严重并发症或胆囊癌发生机会增大,宜考虑切除胆囊,否则予以定期随防。
胆囊炎与胆囊结石往往相互影响,90%以上的胆囊炎由胆囊结石引起,而胆囊结石又进一步阻塞胆囊管而加重胆囊炎。两者常为并发,但不是同一种病。急性胆囊炎,病情有缓解趋势者,可采用禁食、解痉、输液、消炎等方法治疗,待病情缓解后再择期手术;如病情无缓解,或者已诊断为化脓性或坏疽穿孔性胆囊炎,需尽早手术治疗,并以发病后72小时内手术为宜。对于发病超过72小时,同时伴有严重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肺部感染等合并症者,宜先保守治疗,待病情控制3个月后,再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