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婴幼儿盐摄入量的话题,最初起源于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妇幼人群指南修订专家工作组于2016年在《临床儿科杂志》发表的一篇专家指南——《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文中强调:辅食不加调味品,尽量减少糖和盐的摄入。同时指出:天然食物中所含的钠能够满足婴幼儿的需求。这篇指南的正确性毋庸置疑,但家长在内容理解和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一些偏差。
首先,指南是要求控制高糖、高盐饮食,减少糖和盐的摄入,而不是完全不吃。其次,指南是针对身体健康,能够在6月龄科学、顺利添加辅食的孩子。但在现实生活中,辅食添加的过程却存在很多问题,不能及时添加辅食,或辅食种类过于单一,都会使宝宝无法从食物中获取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
7-12月龄宝宝“钠”的推荐量为350mg每天,主要从动物性食物中获取。但如果孩子过于依赖母乳,不肯吃辅食,或辅食仅局限米粉、面、粥,缺乏动物性食物和蔬果等,就无法从食物中获取足够的“钠”。身体长期缺“钠”,有可能出现肚胀、精神不好等症状,这就需要及时给孩子适当补充盐分。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盐的添加必须适量,不能以成人的口味为标准。
此外,当孩子生病,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时,体内可能因流失大量水分和钠、钾元素而导致电解质紊乱,若孩子本身的钠、钾储备不足,又不能得到及时补充,就可能导致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此时,应服用口服补液盐,或喝些淡盐水,及时补充体内流失的电解质,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宝宝要怎么吃盐?
专家建议,1~3岁宝宝应尽量少吃盐,3-6岁宝宝每天吃盐应不超过2g,6岁以后儿童盐摄入量最好控制在3-5g内。
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不同年龄段宝宝的每日钠摄入量做了具体推荐(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