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医生喜欢顺从、尊重医生权威的病人;如果加上病人有钱而且舍得花钱,那么绝大多数医生会更喜欢。
来看医生是怎样努力塑造他们所喜欢的病人的(有些“伎俩”或许并非他们有意为之)。有很多医生患病后成了病人,躺在熟悉的环境而面对陌生的内心体验,常常会思索出很深刻的人文关怀出来。
(1)被剥夺掉社会身份
首先,当一个病人走进病房,换上统一的病号服后,他将被剥夺掉自己的社会身份,他在病房里的名称变为××床,而每个人在社会上的身份是他自信的基础,走进了病房,他突然要扮演一个××患者的角色,会内心茫然,不知所措。
(2)没有自主思考的权利
再者,病人会被剥夺自主思考的权利,在病房里,面对的是很高深的医学术语,病房何时熄灯,护士何时来抽血、输液,医生何时来换药……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告诉你:你不要思考,不要问为什么,你只需等待和遵从。
(3)没有行动权
最后,病人将会被剥夺行动的权利,他将被告知最好躺在病床上,出病房要请假,否则一切后果自负等等。总之,大多数病人会丧失社会身份,无法自由思考,没有行动自由,一切只剩下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