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知识库> 中医> 详情

保养正气,慎避邪!

作者:网医联盟医务部

时间:2019-02-14

来源:网医联盟医务部

分享至:

中医养生学提出了“保养正气,慎避邪气”的养生原则。强调以正气为中心,发挥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主动的人神调摄,保养正气,增强生命活力和适应自然界变化的能力,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却病延年的养生目的。养生是人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方法来保养生命的一种主客观行为。人自身的认识主导养生实践,人首先要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知道天地之间存在诸多影响生命健康的因素,从而形成生命需要主动保养的观念,才会有具体的养生行为。在养生的实践中也是依靠人自己来达到目的,一方面通过自身努力去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来养生;另一方面通过有意识地调摄人体内外环境来养生。正气为本的法则,在具体实施时,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护肾保精,扶正固本
精是生命的根本,而肾主藏精,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人体功能的强弱,关系到衰老的速度,故有“人之有肾,如树之有根”之说。因此,养生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扶正当首先从肾入手,将护肾保精固本作为养生的基本措施。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肾与下视丘、垂体、肾上腺皮质、甲状腺、性腺,以及自主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都有密切关系。肾虚者可导致这些方面功能紊乱,出现病理变化和早衰之象。临床大量资料报道都表明性欲无节制,精血亏损太多,会造成身体虚弱,引起多种疾病,导致过早地衰老或天亡。这说明重视“肾”的护养,对于却病延年、抗衰老是有积极意义的。护肾保精的方法,要从节欲保精、运动保健、导引补肾、按摩益肾、食疗补肾、药物调养等多方面入手。通过调补肾气、肾精,以协调其他脏腑的阴阳平衡;使肾的精气保持充沛,以利于元气运行,增强身体的适应调节能力,更好地适应自然。

二、调理脾肺,益气扶正
脾胃为后天之本、肺为气之本,人出生后依靠脾胃化生水谷精微和肺所吸入的清气来充养人体精气,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因此中医养生学认为益气扶正当从肺脾入手,强调通过调理脾肺,使化源充足、正气充沛而达健康长寿的目的。现代研究证明,脾肺功能与消化系统、免疫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都有密切关系。调理脾肺,能有效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能对整个机体状态加以调整,防衰抗老。从治疗学上来看,调理脾肺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除了能调治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疾病外,对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妇科、五官科等方面的多种疾病,都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由此可知,肺脾是生命之基、健康之本,历代医家和养生家都十分重视肺脾的护养。调养肺脾的具体方法非常丰富,包括饮食调节、药物调养、精神调摄、针灸按摩、气功锻炼、起居劳逸调摄等。另外,补益精气是补肾强身的关键,增强运化是健脾养胃的关键,二者相互促进、
互为补充,即所谓“先天养后天”“后天补先天”。在所有的养生活动中,必须高度重视脾肾功能的维护和促进。

三、清静养神,真气从之
神是生命的主宰,神能御气,只有在神的正确指挥和协调下,人体的正气才能保持和顺调达,《素问·移精变气论》高度概括其重要性为“得神则昌,失神则亡”。因此,养生学认为只有清静,精神方可得以养藏,强调清静养神而和调正气。要以清静为本,祛除杂念,用神而不躁动,达到精神内守的状态;少思少虑,用神而不耗神,保持神机灵敏的状态,如此则真气从之,精气自然充足,邪气不能侵犯,病无由所生,生机于是繁荣昌盛。清静养神的具体方法详见于精神养生法中。

四、慎避邪气,正气安和
中医发病学说一方面强调内在正气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认为“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素问·金匮真言论》),“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中医养生学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素问·移精变气论》),“邪气胜者精气衰也”(《素问·玉机真脏论》)。邪气侵犯人体,必然引动正气抗邪,从而会扰乱脏腑组织功能耗损人体精气。因此,养生强调应“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医养生学认为邪气是疾病损正伤身的触发因素,强调避邪安正,通过避免六淫人侵、七情内伤、饮食劳伤、金刃外伤、虫兽灾害等,使正气安和、不受损耗而达到却病延年的目的。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