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强调“治未病”,防止机体或局部出现疾病是保持健康、延年益寿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形成了针对疾病的预防指导观。这一观念是以中国传统“居安思危”“思患而防”“图难于易,为大于细”的哲学思想为底蕴,概括而言,主要有以下基本要点:
一、疾病可知,则可防治
根据疾病观,任何疾病的产生无非由内外因素所致,不是鬼神所为,“夫邪之所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素问·调经论》),总有病因可寻;疾病的发生发展虽然复杂,但总按其规律而循,“见肝之病,知肝传脾”(《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病变虽然纷繁复杂,但“下有渐洳,上生苇蒲”(《灵枢·刺节真邪》),总有征兆可见。总之,病因可知、病势可测、病兆可察,因而疾病可以防治。
二、预防为上,防重于治
老子早就提出“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道德经·第六十四章》)。《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将这种辩证法思想与医疗经验相结合即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人生天地间,时刻都有疾患发生的危险,“上工之取气也,乃救其萌芽,下工守其已成,因败其形”“见微过而救人者,谓未病之病,疗十十全,故无危殆”。与其病后治疗,不如提前预防。病入五脏半死半生,而病前防治,事半功倍,可望十全。
三、审因察势,辨证预防
有效预防的关键在于仔细审查机体内外存在的致病因素,考察疾病发生发展的趋势,通过辨证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例如,张仲景所论“养慎”治未病模式即是明辨“千般疢难,不越三条”,健康时即应“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保持“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出现“四肢才觉重滞”之类征兆,“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以防其发病,如此,“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四、综合预防,内调为主
疾病的发生是内外病因综合所致的结果,养生防病也应内外并重,多方面、多手段地综合预防。所以明清医家提出对于健康之时养生防病,应杂合以养。疾病发生,内因为主,外因为辅,防治疾病也应以调理内部功能从而提高未病机体部位抗御疾病能力为主。即寇宗奭所言:“夫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外者实外,以充快悦泽,贪欲恣情为务,殊不知外实则内虚也。善养内者实内,使脏腑安和,三焦各守其位,饮食常适其宜。故庄周曰:人之可畏者,衽席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也。若能常如人是畏谨,疾病何缘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