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出了人处于天地宇宙之间,其生命活动与宇宙自然的密切相关性,并指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中医养生学吸收这一思想,形成了中医养生学的和谐观念,提出了相应的养生原则。
人类在其漫长的进化发展过程中,与外界自然之间相互影响所形成的客观规律,是中医养生学通过对生命现象的深入观察、认真总结、反复验证而总结出来的。“天人相应,和谐统一”这一养生法则就是强调养生应顺从人与外界息息相关的规律,通过人的主动调节,维系和协调内外关系,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积极主动,顺应自然
《吕氏春秋·尽数》说:“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指出人应该主动调摄,与自然变化的规律相和谐,做到趋利避害,就能长寿。《太平经》也指出:“人欲去凶而远害,得长寿者,本当保知自爱自好自亲,以此自养,乃可无凶害也。”强调以积极的养生态度,通过自我养护和锻炼,得到长寿。诚如《灵枢·玉版》所说:“人者,天地之镇也。”万物之中,只有人类最宝贵,只有人类能主动适应和改造自然。所以《抱朴子》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养生态度,强调了生命之存亡、年寿之长短,不是决定于天命,而是取决于人体自身。这一口号包含着一种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在养生史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古代养生家在这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主动进取的精神去探索和追求人类的健康长寿、争取把握自身生命自由思想的影响下,创造了许多养生方术,如调气、导引、存想、咽津、食养、药养、针灸推拿、房中保健等。
协调内外,调内为主
中医养生学认为,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协调统一自身与外环境的关系,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协调统一内外关系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主动调控自身因素来顺应外环境的变化;二是改造外界环境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二者虽缺一不可,但诚如《寿世保元·饮食》所说:“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者以恬脏腑,调顺血脉,使一身之气流行冲和,百病不作。养外者恣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形神虚矣。”寇宗奭在其《本草衍义》中也说:“夫善养生者养其内,不善养生者养其外。养外者实外,以充快悦泽、贪欲恣情为务,殊不知外实则内虚也。善养内者实内,使脏腑安和,三焦各守其位,饮食常适其宜。”因此,协调内外关系应以调内为主。
但在养内的同时,不能完全轻忽养外,而应坚持内外相养的原则。只有内外相养才能真正保持内外统一。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充分重视,于外采用各种适合自身的养生方法,于内对脏腑经络、气血精神善加调摄,使人体内外通达协调,才能保持健康,防病延寿。正如《册府元龟》所说:“内外相养,形神交泰,六疾不生。”《素问·上古天真论》也指出要“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才能“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吕氏春秋》说:“凡生之长也,顺之也,使生不顺者,欲也故圣人必先适欲。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厥,多阳则痿。此阴阳不适之患也。是故先王不处大室,不为高台,味不众珍,衣不婵热,婵热则理塞,理塞则气不达。味众珍则胃充,胃充则中大鞔,中大鞔而气不达,以此长生,可得乎?”在这里,《吕氏春秋》提出了顺乎自然、适欲、衣食居处毋求太过等内外相养的原则,这种养生警示,在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今天尤具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