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知识库> 我聊医疗> 详情

晕厥如何鉴别和诊断?

作者:网医联盟医务部

时间:2019-01-15

来源:网医联盟医务部

分享至:


预兆性晕厥是年轻人比较常见的血管性晕厥,是正常人在直立倾斜位时,由于回心血量减少,心室充盈不足,有效搏出量减少,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传入血管运动中枢的抑制性冲动减弱,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引起心率加快,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心动过缓和/或血压降低,使脑血流量减少,引起晕厥。


晕厥是历时短暂的意识丧失,这不同于历时较长的昏迷。一般无抽搐,也有别于癫痫。一般是因为内脏血管扩张、血液均汇聚入内脏,而血压下降、晕厥。通常,其程序是:先突然脉搏加快,继而减慢(极端者可心跳骤停),病人感头重脚轻、恐惧和全身软弱无力;因外周血管收缩,面色苍白,肤无血色;M-胆碱系功能亢进而大汗淋漓,胃肠道和泌尿膀胱活动过度而致尿急和便意;视物模糊,但无其他感觉(嗅或听觉)障碍;若原为站或坐位,则病人应当平卧,最好是头低位(头位置低于心跳),这可使症状和发作逆转。若病情继续恶化,腿和躯干肌张力丧失,患者瘫倒于地,继而意识丧失。意识丧失一般仅历时数分钟,病人当时面如土色、大汗淋漓、血压下降、心律减慢,尚可有心律不齐。在症状完全消失前,其脉搏和血压迅速恢复正常。


大多数晕厥病例相对良性。医生应把晕厥当作急诊处理,最常见的病因是脑和心血管意外。有些导致晕厥的心肌梗死可无疼痛,而仅表现为心律不齐。有些晕厥的老年病人,即使所有检查均未见异常,也应怀疑心脏传导阻滞之可能。其他病因(详见前述)均应仔细考虑、鉴别。下列诸因素对鉴别有帮助。


(一)起病形式 若开始几秒钟后有晕厥发作,则应考虑颈动脉窦过敏、体位性低血压、突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若几分钟后晕厥,则应考虑过度换气或低血粘;于用力期间或之后发生晕厥,则提示主动脉狭窄或突发性肥大性主动脉下狭窄,老年人应想到体位性低血压,用力性晕厥偶见于主动脉狭窄和严重的脑动脉闭塞。


(二)发作时体位 癫痫和因低血糖、过度换气或心脏传导阻滞所致晕厥,似与体位无关。伴血压下降(包括颈动脉窦过敏)和伴异位心动过速的晕厥常发生于坐或立位。体位性低血压常由卧到站位后不久发生。


(三)发作持续时间 历时几秒到几分的可能为颈动脉窦过敏或体位性晕厥。历时几分钟到1h者提示低血糖或过度换气。


(四)伴随症状 焦虑、过度换气、异位心动过速或低血糖性晕厥常伴心悸。过度换气常伴手和面部麻木、刺痛。心脏传导阻滞、心室停搏或纤颤的晕厥期间,常有真性抽搐。


(五)体征
1.不同病因的体征 由心脏功能障碍致脑血流减少而产生晕厥时,常伴苍白和紫绀。而周围循环障碍常为苍白而无真正的紫绀和呼吸困难。若主要为脑循环障碍,则病人可能颜面潮红,呼吸慢,且有鼾声。
2.发作期间的体征 于晕厥发作期间,心率在150次/min以上,提示异位心律,心率40次/min以下,提示完全性心脏阻滞。晕厥伴心律慢者应鉴别是神经反射性还是心源性(阿-斯综合征)发作,可作心电图检查。用程控刺激的心内电生理技术可确定心脏的异常及有效治疗方案;于刺激期间,2/3病人可见室性心动过速。希氏束传导测定有助于了解心房扑动、病窦或迷走张力过高。


如何预防:
(一)发作期间 应取头低位。因病人常有呕吐,应把头转向一侧,防止吸入及舌后倒堵塞气道,恢复前不给口服任何东西。在病人意识完全恢复、无力感消失后,才能让病人慢慢起坐和起立;起立后应观察几分钟再离开。


(二)预防发作 应按其发作类型及发病机制而定。


(三)伴发伤害 对老年病人来说,其主要危险是跌倒所致的骨折和外伤,而非致晕厥的病因。室内,由卧室到厕所及厕所内,应当用地毯,以防外伤。室外宜在草坪或非硬的路面上行走,站立比行走更易导致发作。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