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经典病例> 详情

颅骨表皮样囊肿1例

来源:网医联盟医务部时间:2019-04-25

颅骨表皮样囊肿

分享至:

病情描述:患者,女,61岁,因“头晕头痛1月”入院。1个月前患者无诱因出现头晕,表现为头部昏沉感,伴间歇性头痛,以额颞部胀痛为主,持续数秒自行缓解。10年前有头部外伤史,当时行头部CT检查未发现异常;5年前复查头颅CT未见异常。专科检查无阳性体征。 入院后行头部CT检查发现左侧额部约3.4 cm×2.7 cm高密度灶,密度不均,内有钙化灶,邻近颅板可见压迫性骨质吸收,脑实质受压,考虑左额部占位病变,脑膜瘤可能性大。CTA未发现异常血管团。MRI表现为左额部约3.5 cm×2.5 cm大小团块状短T1、短-等T2异常信号灶,边界清楚,以宽基底与邻近颅板相连,邻近颅板见骨质破坏;增强后病灶未明显强化;左侧岛叶受压内移,中线结构无移位,考虑左额部占位:脑膜瘤(大部分钙化)?邻近颅骨来源肿瘤?

治疗方案:完善术前检查及准备,行开颅手术。术中发现颅骨内板被侵犯范围约2 cm×2 cm,去除骨瓣即见病灶,有囊变,囊内有红黑色结晶物(图2A、B),底部突破蛛网膜间隙与脑组织粘连。显微镜下见囊壁样组织,被覆少许上皮,另见较多坏死物及胆固醇结晶,陈旧性出血,考虑表皮样囊肿

治疗效果:术后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恢复顺利。术后2年电话随访,患者头晕头痛症状已消失,未诉不适,当地医院复查MRI未见肿瘤复发。

温馨提示:表皮样囊肿是颅内常见病变,多由胚胎残余组织异位引起,好发于桥小脑角、鞍区、大脑脑室内等处,而发生在颅骨的表皮样囊肿(skull epidermoid cyst,SEC)临床上十分少见。对于非典型表皮样囊肿,临床上很容易被误诊。本文报告1例被误诊的颅骨表皮样囊肿,回顾相关文献,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