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染色体有23对46条,其中22对是男女性所共有,称常染色体,染色体上布满的基因决定着人体各种特征。另有一对叫性染色体,与男女性别有关,男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排列形似XY,女性的形似XX。许多疾病(如传染病和肿瘤等)常由于免疫力低下或免疫缺陷所致,而多种原发性免疫缺陷,(人出生后就表...
子女和父母之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如体型、肤色、五官,甚至性情脾气等,均可见到上下代间相似之处,这就是遗传。人类(其实包括一切生物)进行生殖过程中,亲代的精子和卵子分别带有父亲和母亲的遗传物质,精卵结合发育成子代就具备了父母双方的某些特征。遗传物质是基因,存在于每个细胞中...
遗传性疾病是由遗传物质(基因及染色体)改变直接引起的疾病,如某个基因突变可以发生血友病、白化病、色盲等,这种属遗传性疾病。遗传病种类繁多,已发现的估计有3000种左右。遗传病不一定都在出生时就表现出来,有些遗传病可以到成年后才逐渐表现。由于各个遗传性的不同,也可表现对某些疾...
当病原体进入了体内,又摆脱了吞噬细胞的吞噬,可随血液循环而在全身播散,但体内某些部位,由于结构上的特点,使病原体不能透过而发挥局部性的屏障作用,它也属于非特异性的免疫作用。这种屏障有多种,如血脑屏障、血胎屏障、血眼屏障、血胸腺屏障等,这里重点介绍前二种。血脑屏障;由脑膜...
一个健康人的全身有皮肤包裹,所有的内脏腔壁都有粘膜覆盖,健康的皮肤和粘膜形成完整的屏障,作为人体第一道防线,阻拦病原微生物侵入体内,起到保护层的作用。皮肤和粘膜表面细胞的脱落和更新,可清除粘附于表面的病原微生物。上呼吸道粘膜细胞表面密布纤毛,不停地定向朝咽喉部摆动,再由...
免疫是指人体得以免疫疾病的一种极为微妙而复杂的功能。“免疫”一词,最早见于明朝的《免疫类方》。当时所谓免疫,指的是“免除疫厉”的意思。长期以来,祖国医学提出‘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就是从人体全局出发,选用具有补益、强壮的方药,来补充人体阴阳、气血、营卫、津液等不足,以增...
免疫细胞主要有淋巴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实际上,除了以上三种细胞外,血液中所有的细胞都与免疫有关,包括红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嗜碱性白细胞、血小板等,另外还有一种自然杀伤细胞,又称NK细胞,属于第三群淋巴细胞。这些细胞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免...
很早以前,人们就注意到这样的现象:在烈性传染病(即瘟疫,如天花、伤寒、白喉等)流行期间,那些染病后痊愈的人往往不会再次染同样的病,因为在他们体内已产生了对这种传染病的抵抗力,因而可以由他们来护理病人,最初免疫概念也由此而起:免疫即为“免除瘟疫”的意思,是指身体对传染因子...
对于健康的理解,过去往往偏重于人们处于生理上的正常状态,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因素致病转向生物、心理和社会行为的综合模式以来,现在对健康的要求,应指身体健康、生理、心理活动正常、精力旺盛,对自然环境及周围的社会环境有着良好适应能力的状态。至于疾病是健康的对立面,应具有一系列...
医学模式是人们观察和解决健康和疾病问题的观念。随着工业、农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健康和疾病的思考,医学模式在历史上有着几次重要的演变。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科学知识贫乏,统治者说疾病是鬼神作怪、神灵惩罚。要祛病强身,只有依靠祈祷和巫术,这是神灵主义的医学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