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包括劳动和运动。形体的动静状态与精气神的生理功能状态有着密切关系《吕氏春秋·尽数》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静而乏动则易导致精气郁滞、气血凝结,久即患病损寿。《修真秘要录《真人养生铭》指出“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形体的运动可使精气流通,气血畅达,增强抗御病邪的能力,提高生命活力。适当的动不仅能锻炼肌肉、四肢等形体组织,还可增强脾胃的健运功能,促进食物消化输布。华佗指出:“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脾胃健旺,气血生化之源充足,故健康长寿。要完美地完成一项运动需要全身各部分协调,要通过思考和实践掌握其中的要领进行,当一个人通过努力能够非常好地完成这项运动,常使人产生满足感和欣快感,因此适当的运动还能愉悦心情、增进智慧。中医养生学主张“动以养形”,并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动形养生方法,如劳动、舞蹈,散步、导引、按摩等,通过活动形体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通利九窍、防病健身。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经常运动可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使各器官充满活力,延缓机体的衰老。
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以此养生则殃。”因此,我国历代养生家十分重视神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为神气得养,可健康长寿。如《文子·下德》所说:“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意平,百节皆宁,养生之本也。肥肌肤,充腹肠,供嗜欲,养生之末也。”《素问·痹论》指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由于“神”有任万物而理万机的作用,常处于易动难静的状态,故中医养生学提出“静以养神”的原则,指出人之心神总宜静,清静养神特别重要。正如《医述医学溯源·养生》所说:“欲延生者,心神宜恬静而无躁扰。”静以养神,传统养生称为守神。老子认为“静为躁君”,主张“致虚极,守静笃”,即要求尽量排除杂念,以“致虚”与“守静”的功夫,达到心境空明宁静的境界。《黄帝内经》从医学角度提出了“恬淡虚无”的摄生防病的思想,突出强调了清静养神和少私寡欲的重要性。后世的很多养生家对“去欲”以养心神的认识,无论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深化和发展国的嵇康、唐代的孙思邈、明代的万全等都有精辟的论述。然而心神之静,不是提倡饱
食终日、无所用心,而是指精神专一、摒除杂念、心无妄用。清代的曹庭栋在总结前人静养思想的基础上,即指出“心不可无所用,非必如槁木,如死灰,方为养生之道“静时固戒动,动而不妄动,亦静也”。正常用心,能“思索生知”,对强神健脑会大有益处;唯心动太过,精血俱耗,神气失养而不内守,则可引起脏腑和机体病变。静神养生的方法也是多方面的,如少私寡欲、调摄情志、顺应四时、常练静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