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中精气的强弱,决定着人的生长壮老。故体内的任何一种物质之盛衰变化均与肾的强弱息息相关,身体的种种不适与"肾"也就有着直接或间接关联。古人云:"药食同源"。保健养生之道与食疗之术,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肾脏进行养护,来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使之"至老犹健",延年益寿。
服药谨防伤肾,预防为主食来补
3月8日是第二个"世界肾脏日"。中国慢性肾脏病形势严峻,资料显示,40岁以上人群慢性肾脏病患病率达8%~9%。肾脏疾病已成为威胁全球公共健康的"隐形杀手"之一。与其他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相比,慢性肾脏病表现更为隐匿,起病时可无明显症状,不少病人开始就医时就已经是尿毒症。有关专家称,早期发现和预防是防治慢性肾脏疾病及其相关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最有效方法。
肾脏是人体内药物、毒物代谢和排泄的主要器官,一些药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肾脏造成损害。而且任何药物长期大剂量使用都会造成肾损害。由于年龄的增大,许多老同志患有多种疾病,需长期服药。如稍不留心,所服药物可能成为引发肾病的隐形杀手。肾病专家们将老年人经常使用的具有肾毒性的药物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新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药物
这是老年人常用的一类抗生素,其毒性主要和用药时间、剂量有关系。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本身没有明显的肾毒性,但会引起过敏性肾间质损害。服用磺胺类药物会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使用吲哚美辛、舒磷酸、布洛芬、奈普生、氨基比林、非那西丁、保泰松、阿司匹林等消炎镇痛药,特别是原有肝肾疾病或在腹泻、脱水导致血容量不足的情况下,容易中毒。
降压药
此类药中要特别注意的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导致的肾损害,其发生往往和临床医师未能严格掌握用药剂量,以及未发生潜在的肾衰竭危险有关。这些潜在的危险包括肾动脉狭窄、多囊肾、心衰、合用利尿药等。
造影剂
老年人使用造影剂引起肾病的发生率较高,原有肾脏病、脱水以及在短期内大量注射造影剂的患者,肾损害发生率更高。
抗肿瘤药
顺氯氨铂、丝裂霉素等抗肿瘤药引起的肾损害常与剂量过大有关。
中草药
中草药导致的肾损害近年来不断增多,具有肾毒性的中药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雷公藤、山慈姑、木通、牵牛子、苍耳子、罂粟壳、草乌、天麻、腊梅根、使君子、益母草、胖大海等。其中以雷公藤引起的肾损害最多,其次是木通。过量服用以上中草药导致的肾损害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据统计约占90%。
患病在身,不要盲目吃药,要多了解药物的性能、不良反应、用药禁忌。有幸不被药物困扰的同志平时要注意预防肾病。
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肾为藏精之处,由于老年人具有"五脏俱虚"之特点,因而肾脏保护对老年人尤为重要。西医同样也很重视肾脏。人到老年,肾脏细小动脉出现透明样变而渐趋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都可能加重这一趋势,肾脏的排泄能力由此会受到影响。
保护肾脏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除了上面提到的服药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外,饮食方面切忌"肥甘厚味"。吃高热量、优质低蛋白、低磷食物,再配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适当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少吃些高脂肪、高蛋白质的禽蛋水产、动物的肝肾及肉类制品。这些食物里富含一种"酸性食品"--"嘌呤",易诱发"痛风"病,进而形成"痛风性结石",这样肾脏的排毒很容易受到影响。
喝水也不能含糊。对老年人来说,日饮水量应该在2500毫升以上,夏天尤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肾结石的生成。还能加强肾的泌浊功能,加快毒素的排出。
此外就是通过食物来补肾养肾。补肾应以平和为主,而且要因时、因人、因地而异,根据不同的季节、体质和气候选择不同的补肾方法。
总的原则就是多吃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维生素多的食物,少吃海鲜、烟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吃太多蛋白质和盐分,会加重肾脏负担。此外,运动饮料含有额外的电解质与盐分,有肾病的人需小心这类饮料。
尿蛋白量多、肾功能正常者,可进正常或偏低蛋白饮食;水肿、高血压患者,应减少盐分摄入,水肿患者还要减少水分摄入;肾衰患者,应限制蛋白质的总摄入量,并且摄入的蛋白质应以人体必需的优质动物蛋白为主,比如牛奶、蛋类、鱼和瘦肉,植物蛋白应减少,同时保证充足的热量,可以多吃些红薯、麦淀粉之类的食物。肾衰患者,还应少食含钾高的食品。比如香蕉、柑橘、草莓、西瓜、菌类食品、土豆、西红柿、南瓜等。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如大便干结,可适当服用温和导泻剂。血尿酸高的人,最好避免食用动物内脏、鱼虾蟹蚌、啤酒、菇类、豆类、坚果这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