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知识库> 养生> 详情

动静互涵,形神合!

作者:网医联盟医务部

时间:2019-02-14

来源:网医联盟医务部

分享至:


动与静,是对事物动态表现形式的高度概括,诚如《类经附翼·医易》所说:“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动与静,不可分割,动是绝对的,静则是相对的,在绝对的运动中包含相对的静止,在相对的静止中又蕴伏着绝对的运动,并以此形成动态平衡。明末清初哲学家王夫之对此言简意赅地阐发说“太极动而生阳,动之动也;静而生阴,动之静也”“静者静动,非不动也”。中医学吸收了古代哲学对动静的认识,赋予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具体的内涵。

首先,动静是生命变化的依据。任何生命变化都是在动静的这种动态平衡中产生的,绝对的动使生命活力持续,绝对的静则生命终止。即《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不生不化,静之期也“......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降出入是宇宙万物自身变化的普遍规律,人体生命活动也正是合理地顺应万物的自然之性而处于动静互涵的发展变化之中。

其次,相对的动静是人体生理表现的两种形式。人体的生理概括而言就是阴精与阳气的功能表现,是相对的动静。阴精主静,是人体营养的根源;阳气主动,是人体功能的根本。具体而言,人的生理皆是相对的动静,如:睡为静,醒则为动;坐卧为静,走跳为动;清代张培仁《妙香室丛话》说:“静之义有二:一则身不过劳,一则心不轻动。”《老老恒言》则认为:“动而不妄动,亦静也。”

中医养生学基于这种对生命动静相依的深刻认识,强调提出了动静互涵的养生法则。提出生命需要运动,倡导适宜运动的“小劳之术”;形体宜动,以导引、推拿、调气、咽津等传统养生方法以及各种劳动、体育运动之类形体之动,使精气流通,气血和调,气机顺畅则百病不生;“出人废则神机化灭”,神机亦宜动,勤用脑以锻炼思维的灵敏度,中国传统养生学中的存想就是锻炼“脑动”的一种好方法。动静相依,养生学重视相对的静养。形宜静养,反对形体过劳,强调“坐不欲至倦,行不欲至劳,频行不已,然宜稍缓”;神宜静养,强调“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总之,动与静,必须结合,二者必须适度,不能出现单方面的太过或不及,即如《周易》所说:“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只有动静结合,才能达到形神合一、增强体质的目的。

形与神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概念,广义的形泛指一切客观存在的有形之物,广义的神指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中医学将这对哲学概念引|人,用其对生命体进行高度概括。形在人体即肌肉、血脉、筋骨、脏腑等组织器官,和精、气、津、液等是生命物质;神在人体即情志、意识、思维为特点的心理活动现象,以及生命活动的全部外在表现。形神于生命的重要性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氧“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形与神的关系,是形态与功能、精神与物质、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协调统一的整体。

就人而言,形体健壮,必然精神饱满,生理功能正常;精神旺盛,又能促进形体健康。为了保持思想活动的健康和防止内在情志刺激因素的产生,必须培养乐观的精神,开阔的胸怀,恬静的情绪。中医学认为神是人体活动的主宰。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认为神明的产生分属于五脏,总统于心,“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精神活动失调是发病的内在依据。实际上,神不仅主导着人体的精神活动,也主宰着人体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调节适应、卫外抗邪等为特征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神由精气化生,反过来又支配着精气的活动。人神与形体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整体辩证关系。张景岳在《类经》中指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活。”神不能脱离形体,但形体若无神,生命也就结束了,正如《灵枢·天年》所说:“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所以中医养生学强调提出了形神统一的养生法则,认为只有做到“形与神俱”才能保持生命的健康长寿。“动静互涵,形神统一”的养生原则。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