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指血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升高,或者胆固醇、甘油三酯均升高。高脂血症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继发性系由其它疾病所引起,如糖尿病、慢性肾病、痛风、酒精中毒等。不论原发性或继发性血脂升高,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密切关系,是诱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一般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故临床上又常将高脂血症,称之为高脂蛋白血症。
脂蛋白有四种形式:
①乳糜微粒,系食物来源的中性脂肪颗粒,主要含外源性甘油三酯。
②低密度脂蛋白,主要含胆固醇。
③极低密度脂蛋白,主要含内源性甘油三酯。
④高密度脂蛋白,主要含蛋白质、胆固醇、磷脂等,这种脂蛋白是防止动脉硬化的有利因素。
高脂蛋白血症在临床上可分为Ⅰ、Ⅱ、Ⅲ、Ⅳ、Ⅴ型等五型。Ⅰ型又称高乳糜微粒血症,血中出现乳糜微粒,甘油三酯异常升高,有遗传性,临床上少见。Ⅱ型又称高β脂蛋白血症,有家族性遗传特点,血胆固醇明显升高而甘油三酯正常或轻度升高,常见动脉硬化发生。
Ⅲ型又称宽β脂蛋白血症,有家族性隐性遗传特征,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均升高,常见动脉硬化发生。Ⅳ型又称高前β脂蛋白血症,有家族性显性遗传特点,以血甘油三酯升高为主,是临床上最常见类型,常见动脉硬化发生。Ⅴ型又称高前β脂蛋白血症、高乳糜微粒血症,以血甘油三酯异常升高为主,有Ⅰ型和Ⅳ型两型的特点。
高脂血症的膳食防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膳食控制是最重要的防治措施之一,对于减缓高脂血症发展、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