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认为“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动与静,一阳一阴,相互依存,不可偏废,也不可太过,二者都要适度,从而协调互济。从《黄帝内经》的“不妄作劳”到孙思邈的“养性之道,常欲小劳”,都强调动静要适度,太过和不及都可能导致疾病。
日常生活中保持动静的适宜,主要是适劳逸,应劳逸结合,动静适度。否则“动”之过度,会损耗精气;过度安逸,也会导致气机闭阻,气血瘀滞。如《素问·宣明五气》即指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宋代程颢、程颐的《二程集·论学》更明确指出:“动静节宜,所以养生也。”练功锻炼也必须动静适度,中国传统的一些体育运动,其性质多是外动而内静、动静结合。外动即形体在运动,内静即指精神内守。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导引术式和推拿按摩等均应达到“动中求静”“以静御动”的要求。而传统的调气、存想、咽津等气功锻炼,其性质则多以静为主、外静而内动。外静是指在做练功时,不论坐式或卧式,一般均闭目垂帘,身体静止不动;内动则是指在身体静止不动的情况下或以意行气,或以意动脑,或以意咽唾。这种“外静内动,静中有动”的练功,是通过调控意识、呼吸、思想、唾液吞咽等去调整内脏功能活动,调整免疫功能,加强身体稳态机制,从而提高防病能力。
动静适宜是养生一大法则,养生实践中应通过权衡来决定动静适宜的具体量度,灵活运用以达到形神共养的效果。一般而言,首先要保证动静兼修,每个人的养生都必须心体互用,劳逸结合,不可偏废,只有这样,才能符合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获得运动可延年、静养可益寿的效果。根据个人年龄、身体体质、锻炼基础、环境条件,以及个人的性格爱好等实际情况选择项目,制订方案,然后坚持。体力强的人可以适当多动,体力较差的人可以少动,皆不得疲劳过度;病情较重、体质较弱的,可以静功为主,配合动功,随着体质的增强,可逐步增加动功的分量;早晨先静后动,以升发阳气,晚上先动后静,以潜藏神气;春夏宜动,秋冬宜静例如:不同年龄及体质的人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20岁左右的人
可选择有冲击力、强度稍大的有氧运动,如篮球、武术、健身跑、障碍跑等,以促进身体功能全面提高,增强体质;30岁左右的人,可选择打羽毛球、爬山、滑雪、健美运动等,从而提高运动器官的功能,强化全身肌肉;40岁的人可选择爬台阶、慢跑、自行车、跳健美操等运动,达到增强下肢肌力和灵活性,减轻体重的功效;50岁左右的人,可选择游泳、打网球、高尔夫球等,以促进和增强全身肌肉的弹性和骨质密度,改善身体形态,提高心肺功能;60岁以后的人,要根据自身条件,合理选择那些轻松平缓、较为柔和的运动项目,如打太极拳、跳交谊舞、散步等,以增强身体协调和柔和的功能。运动锻炼贵在“度”,要有科学的指导,如果盲目蛮干,要求过急、过量或安排不当,效果就会适得其反,甚至会发生事故。